中学老师说“一条鱼腥一锅汤”,为何听上去很刺耳
中考分招学生是“一条鱼腥一锅汤”——近日,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一名教师的公开发言引发网友关注。在这场面向社会开放的学校场馆宣传活动中,该教师称“我们师大附二中没有分招”,还表示中考分招意味着“当有些不合格的孩子来到这所学校以后,对一个班级、一个团队势必会造成影响”。7月9日,涉事学校公开致歉,并通报涉事教师已被停课。
何为中考分招学生?这位老师又为何唯恐避之不及呢?
2022年6月,当地教育厅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在深化招生录取改革方面,提出要完善统招、分招和自主招生相结合的多元录取机制。所谓的分招,是指普通高中以初中毕业生人数为主要依据,将一定的分招名额合理分配到初中学校,分招名额要向城镇薄弱学校、农牧区学校倾斜。当地在相关政策解读中指出,此举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般来说,与完全择优录取的统招生相比,分招生更多是按学生在本校的排名和学校分招名额确定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分数通常也比统招生低一些。这一点,也成为涉事教师“嫌弃”分招生的重要原因。
这位教师“一条鱼腥一锅汤”的言论之所以会翻车,正是因为他展现了自己心中赤裸裸的功利思维。其对中考分招生明晃晃的排斥,以及对所在学校没有分招生的“炫耀”,有违“有教无类”的育人理念,也与当地推动教育公平的政策初衷相背离。
教育不容“挑肥拣瘦”,作为当地一所知名高中的教师,涉事老师在宣传活动中本该传递正向的教育观念,通过展现学校教育优势和综合实力吸引学生报考,而非利用贬低分招生的方式拉高踩低。更何况,分招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差生”,他们也是自己所在初中的佼佼者,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了分招的“入场券”。这份努力,不该被蔑视和贬低。
客观而言,高中招生录取改革,的确会对学校日常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比如,如果统招生和分招生的分数差异较大,学习基础较为悬殊,会给老师的教学进度安排带来挑战。在分数“指挥棒”的作用下,一些老师也会认为分招生基础不佳,会拖累整体的高考成绩。这些想法,实质上都属于“静态偏见”。
实际上,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学习态度端正,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不难实现成绩的稳步提升。现实中,高中入学时成绩平平、高考时实现“逆袭”的情况也并不少见。对教师而言,通过科学的教育充分挖掘学生潜力,本该是教学成就感的重要来源,可是一些教师却不愿多费力,更希望在一开始就获得优质生源。说到底,这背后仍是传统的“掐尖”思维在作祟。
对此,学校一方面要坚决向抵触分招的行为说“不”,做好对相关招生改革的政策阐释,使一线教师明确改革初衷,厚植人文情怀,深切意识到这对促进教育公平、特别是那些落后地区的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另一方面,也要做好调查研究,了解改革过程中教师遇到的困难和顾虑,并及时采取配套措施加以改进。比如,对前文所说的统招生和分招生学习基础较为悬殊的问题,可以尝试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尽快帮助落后的学生查漏补缺,平衡教学进度。
教育应该是一个充满耐心、饱含希望的过程,没有一个孩子应该被放弃、抵触和嫌弃。“一条鱼腥一锅汤”式教育观,绝不该被容忍。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