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厦门的“山海之约”:运动定义时尚 体育促进消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资料图片)
当前,促进体育消费成为各地恢复和扩大消费,建设体育强国的工作重点之一。人民网研究院于2023年4月对厦门市及“思明体育时尚季”展开实地调研,与政府主管部门、相关企业、体育赛事参与者等进行交流,了解体育促进城市消费相关情况,总结问题与经验,提供决策参考。
一、厦门“体育促消费”主要做法
4月9日,由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厦门市体育局、厦门市市政园林局主办,思明区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AMOY50厦门(思明)城市越野赛暨全民健身山海徒步赛鸣枪开赛,揭开了2023思明体育时尚季的大幕。思明体育时尚季自2018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吸引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8万名运动员,超过万名在厦台胞参与,全媒体宣传曝光超13.8亿人次。这一“厦门最具活力的全民体育活动IP”的成功打造,是厦门“体育促消费”长期努力的重要成果。
(一)政策驱动,激发体育消费新活力
在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促进体育消费的过程中,厦门充分发挥体育政策法规规划的引领和保障作用,有效优化体育消费环境,激发体育消费动能。
2020年,厦门市入选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1年,厦门出台《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在场馆建设、土地供给、金融支持等方面针对性提出促进体育消费的19条举措,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2022年,厦门出台《厦门市“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争创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体育消费规模超过120亿元”等目标以及“促进体育消费提档扩容”的多项举措。2023年3月,厦门市商务、文旅、体育等三部门联合印发《2023年厦门市培育发展新型消费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工作方案》,提出加快打造若干个以高品质体育消费为特色的岛外新城特色商圈、大力发展运动时尚消费等多项举措,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二)赛事引领,释放体育消费新动能
近年来,厦门大力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赛事,打造了诸如厦门马拉松、海峡两岸帆船赛、“思明体育时尚季”等一批品牌赛事活动,引进了CBA(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全明星赛、全国儿童少儿潜能大赛、福建滑板联赛、定向赛等高端赛事,有效促进体育消费规模持续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厦门市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就达300多场。
以“思明体育时尚季”为例。2023年“思明体育时尚季”从2023年4月上旬开始至2023年8月上旬结束,举办2023AMOY50厦门(思明)城市越野赛、2023全民健身山海徒步赛、2023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厦门站、厦门运动元宇宙数字公路自行车赛(思明站)、2023思明区闽南王格斗冠军赛、“舞动两岸”体育舞蹈交流赛等6大赛事。赛事充分发挥思明区拥山、面海、近台的区位优势,串联环岛路沙滩海岸(观音山、椰风寨),以及周边旅游点(沙坡尾、中山路、会展中心等),通过赛事活动掀起沙滩运动热潮,逐步形成“沙滩滨海运动带”。赛事还联合酒店、餐饮、景点资源,为参赛运动员提供“赛事旅游消费套餐”,盘活带动沙坡尾、环岛路、东坪山旅游经济圈。
在创办和引进赛事方面,厦门特别重视社会力量办赛,建立了“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办赛制度。2022年7月,厦门市体育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厦门市高水平体育赛事补助管理办法的通知》,明确设立专项资金,以事后补助的方式,鼓励企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举办高水平体育赛事。符合条件的赛事,最高可获500万元补助。
2023厦门城市越野赛暨全民健身徒步赛。 人民网廖灿亮摄
(三)因地制宜,拓展体育消费新场景
近年来,厦门通过举办体育消费生活节、开展促销、带货直播、体育会展、体旅融合等形式多样的方式和内容,打造了许多集竞技、休闲、娱乐、旅游、健身等于一体的体育运动场景,对促进体育消费起到积极作用。
在体育消费生活节方面,厦门近年来先后举办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运动时尚展、2022厦门运动时尚消费季暨第三届厦门体育消费生活节、厦门马拉松美好生活节、“GO思明·动出彩”暖冬律动度假节等活动,搭建促消费平台,扩大消费服务供给,助力厦门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例如,2022厦门运动时尚消费季历时约5个月,聚焦商圈购物、家电汽车、夜间经济等时尚消费热点,相关部门组织了70多场系列活动,投入超3000万元消费补贴。
(四)体旅融合,打造体育消费新业态
“体育+旅游”对体育消费特别是体育休闲消费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厦门通过推动体旅融合,打造了一批体旅融合消费新业态、多业融合的新模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例如,厦门东坪山旅游景区位于厦门岛南部山脉的中段,处于厦门市思明区市中心区域,是国内少有的位于城市中心的山体自然旅游区,区域内东坪山、大厝山、观音山连成一片,以山体林地为主,山、林、石、水、寺各具特色,项目内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丰富,构成厦门岛内最大一块“绿肺”。目前,东坪山开发了多项精品体旅融合项目。
东坪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在东坪山打造了集精品民宿、体育休闲等为一体的体育生态旅游目的地。在“东坪山屿岚skyhigh”项目的场地内,有东坪山露天电影社、山系儿童乐园、举高高树屋、山风营地、泡泡屋等场景,满足城市轻度假和团队派对多种需求,获得市场良好反响。在东坪山党群服务中心“岩行合一”碳中和展示馆,虚拟运动场景、体感互动、低碳展陈装置,让市民游客对零碳、碳中和有一个更加“沉浸式”的认识。
东坪山碳中和展示馆。江宇津摄
(五)便民惠民,构建全民健身新格局
不断推进体育赛事与场地设施的便民惠民服务程度,对于落实落细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厦门体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不断丰富体育设施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体育消费需求。
调研厦门全长约23公里的山海健康步道发现,步道全程都安装了高低扶手,坡度合理设置,每隔一段距离还设置了无障碍卫生间和“紧急求助”按钮。据厦门山海步道景区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紧急求助”按钮接入监控指挥调度中心,24小时有工作人员值守。游客如需帮助,可方便快速按下按钮,指挥调度中心便能第一时间知悉事发定位。山海健康步道二期对外开放时,运营方特意邀请了十多位残障人士,体验步道无障碍设施。
厦门山海健康步道。 人民网张丽娅摄
厦门山海健康步道“紧急求助”按钮。 人民网张丽娅摄
在打造“15分钟健身圈”、打通服务群众健身的“最后一公里”方面,厦门开创了智慧健身房建设的“厦门模式”:智慧健身房由政府统筹出资,体育局牵头,文旅局、街道、社区多方联建,结合多种社区场景,集智慧健身房、体卫融合、国民体质监测、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驿站功能于一体。目前,厦门思明区37所智慧健身房,免费向公众开放,极大满足了群众在家门口健身需求。
厦门实施开放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项目。目前厦门六个区共有144所中小学校园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据厦门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全市开放体育设施学校总数将达到154所。“十四五”期间厦门将建设50多个智慧健身房。
(六)科技助力,刷新体育生活新体验
近年来,厦门在数字体育服务平台、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装备等领域广泛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不断丰富数字化体育消费新场景,为体育运动和体育消费营造新生态。
在“数字体育”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厦门先后推出可以通过App(应用程序)、小程序和官网跨平台通用的厦门 “Ai运动”和“厦门i健身”智慧体育服务平台。平台覆盖全市近2000处各类健身场地设施,集运动场馆预定、赛事活动报名、体育培训报名、协会注册、信息推送、运动计步、查看附近学校体育设施的使用状态等功能为一体,成为引导市民运动健身的重要助手,有效提升体育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化和便利化水平。截至2023年2月,厦门全市共有56万人在“厦门i健身”微信公众号注册。
在智慧健身房与智慧体育公园方面,舒华体育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厦门智慧健身房均配有智能跑步机、智能椭圆机、智能健身车、智能力量器械等设备,公众在“厦门i健身”平台网上预约,刷脸进即可免费入场锻炼。健身房同步还有个人健身数据、智慧健身房大数据实时分析,极大提升公众健身体验。2022年9月,厦门市首个智慧体育公园——海沧区马銮湾智慧体育公园投入使用,并免费对市民开放。公园有一条2000米的智能健身步道,设有步道定位工作站、健康互动大屏、健康心率柱、智能步道系统等,功能齐全。
厦门体育智慧健身房大数据平台。 人民网廖灿亮摄
同时,探索元宇宙、北斗系统等创新应用与体育赛事结合。2023年“思明体育时尚季”举办厦门运动元宇宙数字公路自行车赛(思明站)。赛事依托中国系统公司“元宇宙+”智能化健身设备—元速电竞单车。通过元宇宙+体育构建运动狂飙、时尚未来感的“体育+消费”运动活动,让厦门市民真实体验“元宇宙+体育”融合成果,在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追求的同时,探索体育消费发展新路径。厦门(思明)城市越野赛为跟踪保障所有参赛选手动态,设置了北斗跟踪系统,可及时在电子屏幕了解跑者实时位置和北斗设备状态。当运动员身体不适,主动按压手上北斗手环报警器,将第一时间由专用频道通知救援队人员前往救援。
(七)丰富供给,建设体育设施新场地
体育设施场地是体育运动及体育消费的基础。近年来,厦门持续加强场地设施建设,丰富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为促进体育消费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2023年,厦门新体育中心厦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投入使用。新体育中心包含6万座体育场、1.8万座综合性体育馆、5000座游泳跳水馆、12万㎡配套商业,建筑面积达66万平方米,可承接足球、篮球、冰球和体操等重大项目,还可在田径场与足球场之间切换。近年来,厦门利用土地“金角银边”,挖掘社区“边角料”、废弃厂房等健身空间,陆续建成了多地便民健身场地,进一步打造“15分钟”健身圈。
例如,思明区利用演武大桥桥下闲置空间建设“航天主题儿童健身游乐场;利用工人体育馆边角地配置丰富多样的全年龄段健身设施;将汇丰口袋公园改造成健身运动场所;利用海湾公园游乐场闲置场地建设亲子健身游乐多功能运动场,深受群众好评。厦门还特别注重老年人的体育设施场地建设。目前,厦门每个村(居)除了完善棋牌室、乒乓球室、台球室、户外多功能健身场的“三室一场”之外,还建设了一批老年人专属的运动场地。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厦门已建成体育场地13450个,人均体育场地2.34平方米。
(八)市场发力,推动产业生态新探索
在政策引领之下,体育产相关业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探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2年8月,特步在厦门成立跑者服务平台——“特跑族”,通过不定期在全国各城市举办特跑汇、特训营、特跑日等活动,构建跑步生态,为跑者提供更全方位的服务。截至2023年3月27日,特跑族发展245个地区建立分会,4000多个跑团,177万特跑族会员,全国2200多名特跑族教练,每年超过2000多场品牌跑步活动比赛。在厦门,特步通过三家跑步俱乐部为市民提供专业、全方位的跑步服务。市民可无门槛注册特跑族会员,在俱乐部免费享受跑团活动、教练指导、物品寄存、淋浴休憩等配套服务,提升跑步体验。据统计,2022年厦门的三家特步跑步俱乐部共举办大小跑步活动392场,助力厦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
2009年起,特步持续赞助厦门马拉松,成为厦门马拉松的顶级战略合作伙伴和指定运动装备赞助商。在2022年厦门马拉松中,跑进3小时的跑者特步跑鞋穿着率高达53.8%,位列所有品牌首位。在2022年12月18日厦门环东半程马拉松赛上,运动员彭建华与董国建同样穿着特步160X冠军跑鞋双双打破半程马拉松国家纪录:彭建华1小时02分30秒夺冠,董国建1小时02分37秒夺得亚军。
厦门特步跑步俱乐部。 人民网张丽娅摄
中乔体育自2009年起携手厦门市篮球协会冠名举办“厦门市篮球联赛”,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三届。2022年厦门市篮球联赛全渠道超130万人次参与观赛,观赛消费带动效果显著。
二、厦门“体育促消费”相关成果
(一)体育成为厦门消费新驱动
厦门体育赛事活动极大提高了群众体育锻炼热情,促进了消费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厦门市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133.97亿元,同比增长13.2%,约占厦门GDP的2%,人均体育消费支出占全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6.1%。
以厦门创办的厦门马拉松、引进的2023年CBA全明星赛以及“GO思明·动出彩”暖冬律动度假节活动为例。《2021年厦门市体育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首届厦门马拉松就实现了“不花财政一分钱”的办赛目标。近20年给城市带来交通、旅游、零售贸易、住宿、购物等综合经济效益累积达44.9亿元,品牌价值累计达22.93亿元。2023年CBA全明星赛方面,据媒体报道,赛事近3万张票价区间在180到1680元的门票,开票仅两小时就全部售罄,出现“一票难求”的盛况,有效带动观赛消费。“GO思明·动出彩”暖冬律动度假节活动方面,活动将“特色休闲运动”与“思明冬季旅游资源”结合,举办了跨年之夜、新年朝阳跑、暖冬旅购汇、山海线上走等八大线上线下活动,直接带动营利性服务业营收2亿元。
(二)体育助力产业聚集新发展
体育赛事与活动被誉为“体育产业链上的明珠”,具有天然的热度,对体育产业聚集与发展具有很强的吸引与带动作用。近年来,通过举办各种赛事活动,厦门不断吸引体育产业要素聚集。体育赛事活动又与体育产业互融互通、相互促进,推动厦门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厦门体育产业总产值达528亿元,体育用品制造业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从2009年起,厦门成为中国最大的运动器材制造和出口基地,也是中国运动服鞋装、运动眼镜、户外用品的主要出口基地。一批国内外知名体育品牌纷纷在厦门投资发展。在体育产业细分领域,厦门有许多“隐形冠军”。例如,在马拉松运营方面,有知名的马拉松运营企业,中国田径协会独家授权的中国马拉松大数据分析机构中迹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在自行车制造领域有知名的厦门鸿基伟业复材科技有限公司;在帆船制造领域拥有国内最大的帆船制造商厦门瀚盛游艇有限公司。2018年,厦门成立体育产业集团,增办厦门铁人三项公开赛、厦门田径公开赛、中国家庭帆船赛等一系列赛事,进一步推动厦门体育产业发展。
以“思明体育时尚”为例,据厦门思明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思明体育时尚季”的举办,思明区形成路桥体育、文广体育、中迹体育等体育总部齐聚思明的、合作共赢的新格局和产业带动效应。2020年思明区规模以上体育企业总营收达465亿元,同比增15.5%。
(三)体育助力运动人群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厦门体育赛事活动举办过程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而随着厦门体育赛事活动影响力持续提升,厦门体育人口持续扩大,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公开数据显示,厦门42%群众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城乡居民国民体质合格率为91.2%,各项指标全国领先。此外,厦门全市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老年人口比例从2014年的56%,上升到2022年的70%左右。另据不完全统计,累计在“厦门i健身”平台预约入校锻炼人次超310万,相当于厦门常住人口3/5。2022年厦门市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参与人数近100万人次,相当于厦门常住人口近1/5。
(四)体育塑造厦门城市新形象
体育赛事活动进一步彰显了厦门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影响力。网络监测显示,随着厦门马拉松、“思明体育时尚季”等体育品牌赛事活动影响力日益增强,厦门城市名片在继“海上花园”“旅游名城”之后,“体育名城”名片呼之欲出。
2020年“思明体育时尚季”共吸引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6.4万人参与,共有79个国际、国家各级协会,全国29个省市超过100家企业共襄盛举,全媒体宣传曝光超7.66亿人次。
在本年度“思明体育时尚季”中刚结束的厦门城市越野赛暨全民健身徒步赛,不仅吸引在厦台港澳同胞近百名参与,还被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经济网等多家中央主流媒体报道,人民网还通过多语种报道助力厦门海外形象传播。赛事充分结合城市自身资源特色,展现面山向海的自然风光,将厦门的城市韵味融合在赛道上,城市的山海景观、风土人文、保障能力等各方面均被媒体及网民报道与关注,成为一部高质量的“城市宣传片”。在社交平台上,“最美山海赛道”“美丽厦门”等成为网民跟评高频词汇。
三、“体育促消费”共性难点
当前,体育赛事活动、体旅项目等已经成为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改善民生、促进消费助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与难点待破解。
(一)大众赛事标准化建设缺乏
当前,一些大众体育赛事标准匮乏甚至无标准可依,可能产生安全隐患,无法推动赛事规模化发展。建议加强顶层设计,降低体育赛事项目参与门槛,制定利于项目推广、适宜大众参与的赛事标准,同时建立完善运动项目大众等级标准和分级分类赛事体系。
厦门在射箭赛事标准方面的探索可提供一定参照。2021年4月,厦门举办射箭精英赛暨首届中国射箭协会认证达级赛。该赛事是中国射箭协会在国内首次举办面向大众开放的射箭达级赛事。赛前中国射箭协会发布了《中国射箭协会大众运动水平等级标准管理办法(试行)》和《中国射箭协会大众运动水平等级达级赛组织、认证办法(试行)》,明确大众射箭等级设定标准,推动大众射箭运动发展,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达级赛举办,为完善大众体育赛事标准化建设体系进行有益探索,为其他项目标准化建设打造了示范和模版。
(二)体育消费政策法规体系尚不完善
当前,现有《“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等政策多面向体育领域的整体发展,在体育促消费领域发展引领方面还有待完善。此外,面对新兴体育消费产品、服务不断涌现的现状,当前政策法规在体育消费者权益保护层面缺乏强有力的保护措施。例如,当前健身房、跆拳道馆、高尔夫练习场、瑜伽等体育相关门店“跑路”事件时有发生,“爆火”的露营基地投诉不断,挫伤了体育消费市场主体的热情。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三)体育赛事与项目面临多头管理难题
在调研过程中,一些体育相关部门、企业反映,体育赛事活动多头管理问题成为制约体育消费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难题。“举办体育露营需要公安、文旅、自然资源、林草等众多部门审批,举办水上赛事暂时缺乏国家管理标准”。建议深化赛事、体旅项目“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化社会力量办赛手续和流程,明晰管理,探索建立多部门联合“一站式”赛事活动服务机制,将场地、环保、安保、交通等赛事基本保障和服务纳入“一站式”服务。
(四)体旅融合项目盈利模式仍需探索
当前,为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同时促进体育消费,各地都建设运营大量体旅项目,但其中不少面临经营难题,盈利模式和市场空间仍在持续探索。一位企业负责人建议,“体育消费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规划提升。”
(五)大型赛事活动精细运营管理需强化
调研期间,有活动运营方负责人提到,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的运营管理需进一步精细化。如一些地区体育赛事活动出现过度安保现象,“某地马拉松赛事总共参赛的跑者仅有18000名,但投入了15000名的安保人员,配比几乎是1:1”。建议相关部门通过制定相关法律规章,健全制度体系,建立赛事安保各方责任机制,探索大型赛事活动安全管理市场化运作等。
四、厦门“体育促消费”经验与启示
(一)以体育活动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当前,体育活动参与人群已经成为极具潜力的新型消费力量。各类体育活动对消费转型升级、提振市场信心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力,发展体育产业成为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发力点。具体措施方面,一是加强政策引领服务,制定出台体育产业扶持、体育消费促进政策。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办赛制度,积极组织体育赛事活动扩大消费。
(二)以“体育+”拓展体育消费长链条
从厦门举办体育消费生活节、发展体育会展、打造体旅融合等新业态成果看,加强体商文旅融合,创新消费业态,对拓展体育上下游产业链,促进体育消费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具体而言,一是因地制宜,打造兼具运动、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景区、线路、赛事和体育旅游目的地,带动运动休闲消费。二是推动体育与健康、旅游、民宿、商业、休闲娱乐等业态融合发展,通过打造促消费活动、举办体育会展等方式,创建体育消费新场景,促进体育消费。
(三)以全民健身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厦门通过举办体育赛事活动、打造“15分钟健身圈”、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引进社会力量助力体育事业等举措,帮助群众培养运动兴趣,扩大体育人口,从而促进体育装备购置、体育场馆预定、体育赛事报名、观看体育赛事等体育消费。具体而言,一是以全民健身为抓手,通过整合土地、社区、学校、社会力量等资源,进一步增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二是不断推进体育赛事与场地设施的便民惠民服务程度,提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三是积极吸引各类社会资源和力量助力全民健身,充分发挥市场和企业的作用,实现政府、企业和群众三方共赢。
(四)以数字体育拓展新型体育消费
厦门举办云宇宙赛事、建设智慧体育服务平台、智慧健身房、智慧体育公园等举措提示,数字体育不但给群众体育带来全新体验,也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具体而言,一是广泛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汇聚体育场地设施资源,为体育消费提供科技助力。二是持续推动体育场馆与设施的智能化升级,增加智能体育设备装备,丰富数字体育消费场景。三是依托数字化手段,提升科学健身知识与技能的普及率,打破地域和人群资源的不平衡,助力全民健身水平提升。
调研组成员:
唐维红 人民网党委委员、监事会主席、人民网研究院院长
刘 慧 人民网海外传播部主任
刘志华 人民网研究院副院长
廖灿亮 人民网研究院研究员
报告执笔:
廖灿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