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读:浅谈产业数字化如何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产业数字化发展是形成产业链群生态和产业组织创新的重要动力,是深度融合的抓手
(资料图片)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与企业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竞争已悄然发生变化,原有单个主体竞争逐渐转变为生态体系竞争。尤其是随着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产业格局与竞争态势持续转变,一个又一个在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老牌企业相继败给初创新兴企业。出现该现象主要原因是传统企业未能及时打造或融入产业数字化为依托的商业生态体系,“单兵作战”很难与“抱团发展”抗衡。以产业数字化为基础的新兴企业在包含产品与服务基本竞争元素基础上,增加了生态体系所赋予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价值共创、协同创新等多维元素,推动企业向小型化、高可靠、高性价比、多功能、智能化、操作便携等方向发展,提高产业活力和企业竞争力,从而更加适应当前数字经济大背景下的发展需要。
产业数字化是指在一代数字技术支撑和引领下,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价值释放为核心,以“上云用数赋智”为主线,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全要素进行数字化升级、转型与再造的过程。产业数字化发展已由单点应用向连续协同演进,此过程包括架构引领、数据驱动、流程贯通与生态形成四个阶段。在该四个阶段中,企业将先后实现生产投入的数字化渗透、生产关系的数字化重构、商业活动的数字化创新,进而推动数字化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
工业互联网作为产业数字化的重要载体,能够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解耦、链接、整合、协调与集聚发展,成为推动产业链群生态与产业组织创新的重要力量。工业互联网通过互联网技术,将设备信息、产品信息、管理信息、流程信息与人有机结合起来,并收集大量数据,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有效决策,从而提升与改变企业的成本、效率和产品品质,最终提升企业自身与整个产业生态的竞争力。
依托于产业数字化的工业互联网是一种以数字生态为平台、产业生态为核心、创新生态为动力、环境生态为背景的组织形式,平台以数字化转型为主线,以工业互联网为依托,推进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等多链融合,具有互补性与合作性、根植性与聚集性、竞争性与演化性、多样性与层次性、开放性和共生性等特征。
深度融合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建设路径探索
目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过程中存在产业基础相对薄弱,部分关键技术和产品方面仍存在“卡脖子”问题;标准体系不完善,平台间互联互通的壁垒有待突破;数据开发利用不足,制约“生态+”体系赋能效果等问题,行业赋能与深度融合仍面临诸多困境。
打造依托产业数字化的融合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市场主体在把握数字化转型大趋势的基础上协同行动,共同推进数字经济时代创新发展。具体而言,从宏观角度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继续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撑能力;转换产业发展思维,夯实产业链群生态体系的产业基础;加快数字人才培养和数字技术研发,在前沿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发展制度环境;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推动体系绿色发展;鼓励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通过融入产业链群生态体系推动数字化改造升级;.....
从微观角度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以数据合规夯实底层基础性支撑,不断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以多元协同实现常态化运营维护,形成建设运营、创新供给、中介服务、应用拓展等各环节、各主体协同的完整闭环体系;以场景应用激发市场主体能动性,发挥市场主体在场景应用试点建设中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激发龙头企业、中介机构、生产性服务机构、数字化服务商、网络销售平台等各类主体的活力;以生态建设提升新技术赋能效用,构建科技创新生态,实现产业与创新“零距离”,形成各层次创新主体共同参与的创新体系;以迭代方式推动系统功能再升级,处理好近期场景建设和远期系统化建设的关系;价值导向驱动数据开放共享,避免模糊远景感召下的无谓投入与重复建设;强化企业服务企业应用模式,发展综合性一站式服务和系列延伸服务;重视新一代技术伦理,积极寻找安全、可靠、可控的平衡点;强化产业大脑安全机制研究,建立多层次安全机制。
关键词: 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