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报道:5家“消费金融公司”被依法取缔!
作者| 里奥出品| 消费金融频道
近日,吉安市处非办召开2023年第一次地方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工作协调会。会议就违规设立的5家“消费金融公司”有关风险处置事项进行了专题会商研判,依法取缔违规设立的5家“消费金融公司”。
无牌消金公司成立不足一年
(资料图)
「消费金融频道」通过企查查查找发现,这5家分别为江西中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江西中亲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江西中泰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江西中发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及江西壹分钱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方面,两家500万,三家1000万,经营范围涉猎广泛,一般包括,信息技术企业管理等咨询服务以及金融业务外包和中介服务。但实际主营业务很难界定。
「消费金融频道」认为,这些山寨的消费金融公司有的是中介性质的公司,涉及传统信贷中介业务;有的其实就是个空壳,并没有具体业务,或为主业走账设立的。
根据银保监会颁发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正规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必须经过银保监会审核批准之后,方可筹建成立,并且第一章第四条规定,消费金融公司名称中应当标明“消费金融”字样。未经银监会批准,任何机构不得在名称中使用“消费金融”字样。
值得注意的是,这5家山寨消费金融公司注册日期在2022年7月至2022年11月之间。未经银保监批复许可情况下,居然让这几家公司轻易注册成功了。
一般而言,监管方有明确限制注册字样的,各地工商局或市场管理监督局都会予以限制或核名。但是某些地方可能还是没有太多的限制,而且他们通常会加上“服务”二字,或是将消费和金融拆开处理来规避监管。
不过,目前这5家消费金融公司中,中亲消费金融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列入经营异常,其余4家均在进行简易注销程序。可见江西监管部门动作迅速。
全国竟有百家山寨
山寨消费金融公司一直是监管部门的重点打击对象,早在2017年到2018年,彼时消费金融的概念很火,行业发展迅猛,银行、互联网大厂等企业都在加速进入这一行业,也催生了一大批山寨消费金融公司。
像是西安企鹅消费金融、东唐消费金融等,这类公司的注册资本大多数都为5千万或者1亿元,最高能够达到5.8亿元但都没有实缴资本信息,股东也都是自然人。
他们注册的初衷可能只是投机消金“壳”资源,提前给自己占个“消费金融”的位置,以备后续的其他用途。
在经历各地监管的严打之后,这些山寨消费金融公司有的直接办理注销备案,有的更名从事其他业务,有的连续多年无法联系,处于经营异常状态。
「消费金融频道」注意到,除上述5家外,目前还有近百家公司名称中存在“消费金融”字样的在业山寨消费金融公司。
像是陕西合泰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西安企鹅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澳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成立时间在2017年或2018年,目前还是在业或存续状态。
不过这几家已是名存实亡了,陕西合泰消费金融和西安企鹅消费金融已连续多年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澳银消费金融虽是存续状态,已无实际经营信息,法人和监事均有限高消费和被执行记录。未来,也难逃注销的命运。
不只是消费金融公司,各种地方金融组织的设立同样对名称有明确规定。2021年12月,央行会同有关方面研究起草了《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明确规定地方金融组织的审批权限不得下放。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立地方金融组织、从事或者变相从事本条例规定的地方金融业务,不得在名称和经营范围中使用“金融”“贷”“融资担保”“股权交易”“典当”“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地方资产管理”“交易所”“交易中心”“理财”“财富管理”“股权众筹”“资金互助”“信用互助”等字样及其他类似显示金融活动特征的字样。
消金牌照门槛高、申请难
正常情况下,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有筹建和开业两个阶段。
在筹建的过程中,申请人要向拟设地省级派出机构提交申请,由省级派出机构受理并初步审查、银保监会审查并决定批准或不批准。
而在开业阶段,申请人在收到开业核准文件并领取金融许可证后,办理工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而且,不管是金融机构作为主要出资人的,还是以非金融企业作为主要出资人的,都要求要求信誉良好,近2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经营记录,并且入股资金必须为自有资金,不得以委托资金、债务资金等非自有资金入股。注册资本最少3亿元。
目前市场上只有31家获得牌照(或筹备)的消费金融公司。
未来,随着各地金融风险审查力度的增加,将会有更多山寨金融公司被依法取缔,另外加强商事登记管理、从源头上把好机构的注册登记关、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加强潜在风险机构的事中事后监督检查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点任务。
关键词: 消费金融公司